针灸铜人创始于宋代,最早是用于针灸教学和考试的教具模型,对于针灸穴位的统一和确定,起了规范化的作用。此铜人老妇形象,体态丰腴自然,腹部隆起,面部表情慈祥生动,形似清朝满族萨满教的保护神佛多妈妈。体表铸有经络、穴位,用锦盒包装并附注。据锦盒文字和文献记载,它是乾隆帝为褒奖编纂《医宗金鉴》有功之臣,于乾隆九年御制的针灸铜人之一。在锦盒中有一块“上赏”木牌,为乾隆所赏,上面有腾录官福海于乾隆十年(1975)四月初九收领的签名。查《医宗金鉴》,福海在腾录官表中名列第一位。这尊铜人为1944年上海名医丁济民在北平福氏九世孙振声所购得,是清朝前期重视发展中医事业的真实物证。(现藏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