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峨峨丰碑
民国中西医汇通学派 张锡纯、恽铁樵
“中西医汇通学派”是在近代与“废止中医派”的争鸣中形成的,其思想在清代即已萌芽,随着中医学面临的危机愈发严重,一些思想凯敏的中医学家提出了将中医学与西方医学融会贯通的观念,从而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张锡纯、恽铁樵、时逸人、秦伯未等。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医术精良而通晓医理,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之第一人,期“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以达“善无不备,美无不臻”之境,著述颇丰。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1918年任沈阳立达医院院长,是近代中医史上以疗效著称的临证大家。张氏提倡“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的“衷中参西”汇通原则,强调“非重西法也,欲以西法辅中法,以与专用西法者争尺寸之长”(《嘱印医学衷中参西录》)。恽铁樵(1878—1935),江苏武进孟河人,广泛接触中西文化,重视经验,讲求实效,主张通过“发明古书精义,采取西国学说,证诸实地经验”(《伤寒论辑义按》)以创造出“较古人为精,视西人尤密”(《伤寒论研究》)的新中医。中西医汇通学派从不同角度沟通中西医学体系的探索对于当代中医学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挖掘与研究。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P121、123,《百年中医史》
1 2 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