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峨峨丰碑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现代价值
《黄帝内经》早已倡导“治未病”理念。回应WHO《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关于“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在遭受2003年SARS袭击后,国家重视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现代价值,出台措施,全国各地纷纷成立“治未病”中心、科室,运用“治未病”理念指导各种养生保健活动的开展。


【主要参考资料】《健康脊梁》P246
中医药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2002年,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中医药学科学数据中心成立,整合有关各种资源,开展中医药领域各类科学数据的共建共享挖掘分析工作,目前已形成包含医药期刊文献、疾病诊疗、民族医药等100多个数据库的中医药科技数据库群,建成国内外中医药与传统医学领域中规模最大、性能优良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为政府卫生决策、医疗、保健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中医学信息检索服务。


【主要参考资料】《健康脊梁》P247
《中医药法》颁布
1982年《宪法》规定了发展传统医药,但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落实。为此,董建华等30位人大代表在第二年提出“中医立法”议案。之后经历了《发展中医法(草案送审稿)》《中医药振兴条例(草案送审稿)》,直至200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条例》。《中医药条例》属于行政法规,有关中医药法规内容仍散见于其他法规之中,中医药行业还没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为此2005年启动了《中医药法》的制订。又经过11年,《中医药法》终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2017年7月1日实施。《中医药法》是国家制定的中医药根本法和基本法,它将现行有效的党和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有关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医院、床位数、中医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2017年末全国中医医院3695个,比1978年(447个)增加8.3倍;2017年末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2.7万人,比1977年(24万人)增加2.2倍。2017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3.6万张,总诊疗人次达10.2亿人次。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病毒性、免疫性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SARS、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治和汶川特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也贡献力量。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1 9 1011 12 1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