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峨峨丰碑
首届“西学中”班
1955年12月19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名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的同时,全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开班,全国各地选送的高等西医药学校毕业生和具有临床经验的西医师84名学员前来报到。学员们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学习了16门业务课程,参加了临床实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于1958年7月毕业。同年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党中央的报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今后要在全国范围内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的学习班,这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
中医高等院校成立
1956年9月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首批中医学院成立。到1966年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有19所,另有3所西医院校设有中医系。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西医学习中医
1956年8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页。]还指出:“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他提出团结中西医,号召西医学习中医。1959年姜春华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朱建平:《百年中医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第377-378页。];1973年沈自尹认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初步途径”[ 朱建平:《百年中医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第377-378页。]。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石家庄、北京“乙脑”成功救治
1954年石家庄“乙脑”暴发,西医束手。中医郭可明辨治“乙脑”,疗效显著,在中医研究院成立会上受到表彰和奖励,后来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6年北京又出现“乙脑”,直接采用石家庄经验,白虎汤为主,但疗效不显。蒲辅周详加诊察,辨证论治,认为:石家庄的偏热而北京的偏湿,改用宣解湿热和芳香透窍药,疗效卓著。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
12 3 4 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