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峨峨丰碑
毛泽东关于中医药学是伟大宝库的重要批示
1958年10月11日,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首届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写的《关于西医学习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上,毛泽东主席做了重要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批示成为对中医药客观评价和工作方向的著名论断。60年后的2018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宣布这一天作为全世界中医药人自己的节日“世界中医药日”。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中医高等院校教材编写
新中国初期,中医院校的教学大纲、教材延续民国时期民办中医院校教育,以中医原著为主要教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卫生部于1958年7月、1959年4月先后在南京、成都召开座谈会,讨论、编写全国中医学院统一教材;于1960年,召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等5所中医学院,审定了中医基础、临床各科共17门教材,并于1962年出版(一版)。“五老上书”之后,卫生部组织修订教材,在一版基础上增加《金匮要略讲义》等教材共达到18部,1963年出版(二版)。同时大幅增加中医理论、中医经典及传统文化课的课时。二版教材奠定了中医高等院校统编教材的基础,对中医教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培养人才 院校教育成主流》)
“五老上书”
1962年7月16日,北京中医学院秦伯未、任应秋、李重人、于道济、陈慎吾等五位老中医针对第一批中医正规大学毕业生所存在的问题,向卫生部党组提出《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建议加强中医基本功训练,增加医古文课时和中医课程比例,补充原著选读等,突出中医主体性,史称“五老上书”。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培养人才 院校教育成主流》)、大事记
毛泽东“六·二六”指示
由于国家医疗体系建设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职业化模式,因此,农村落后的卫生状况以及疾病流行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由卫生部公布的1964年卫生人员分布数据来看,高级卫生技术人员69%在城市,31%在农村(县及县以下),其中县以下占10%。全年卫生事业费9.3亿元,其中用于公费医疗2.8亿元,占30%;用于农村2.5亿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占16%。由此可知,农村的基层卫生组织建设还很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的形势还比较严峻。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和身边的保健人员谈话指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史称“六.二六指示”。接到“六.二六指示”后,卫生部门由此开始大规模地为农村培训半农半医卫生员。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一般要求是能处理最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并指导其他卫生员的工作。这些半农半医卫生员逐渐成为农村医疗的主力军,并于1968年改称为“赤脚医生”。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
1 23 4 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