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峨峨丰碑
“献方”活动
对民间验方的收集整理历来受到重视。1954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出现“献方”活动。1958年11月,全国中医中药工作会议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会上提出“开展群众性采集秘方、验方的运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献方运动,并都有中医药验方集问世。收集到药方数以千万计,1958年仅河北就收集整理秘验方16万张,涉及到临床各科,比较集中、疗效突出的病种是中医外科、骨伤科、妇科,其他有寄生虫病、毒蛇咬伤、癫痫和流感等。同时有的地方还组织专家对献方进行鉴定和整理,发现一些确有疗效的验方,并推广使用。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1958年启动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后正式开展了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第一次1960—1962年,以常用中药为主;第二次1969—1973年,是全国中草药的群众运动,调查收集各地的中草药资料;第三次1983—1987年,由中国药材公司牵头,调查表明我国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第四次2011-2000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组织,黄璐琦为专家指导组组长,编制《全国中药资源调查普查技术规范》,组建5万余人的调查队伍,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区2800个县调查,统计结果有中药资源种类13000余种,其中1000多种为我国所特有;发现兰科新属先骕兰属和荨麻科新属征镒麻属等新物种79种,60%以上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建设了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2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形成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提出和发展了分子生物学与道地药材形成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和中药材鉴别新方法,其分子鉴别方法首次载入《中国药典》。黄璐琦(1968—),江西婺源人,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健康脊梁》P238
中药载入国家《药典》
1958年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常委会决定增设中医药专门委员会。1963年版国家《药典》(第二版)分为“一部”“二部”,“一部”收载中药材446种,中药成方197种。本版《药典》首次收录常规中药和长期沿用成药,使中药、成药的应用走上法典指导下的规范之路。这对中药的规范化应用及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之后各版药典一部的修订,不仅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中药发展的情况和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和促进了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中草药专著编撰出版
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展的中草药运动,全国各地先后编撰常用中草药手册,其中以1975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集大成之作。1977年《中药大辞典》出版。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1 5 67 8 9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