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峨峨丰碑
中医药在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中发挥作用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在保障全民基本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即便是“文革”十年,“一把草”与“一根针”,在农村合作医疗中仍被广泛应用。但是中草药低俗化、形式化和政治化,针刺麻醉非理性追棒,使得中医药呈畸形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中医救治流行性出血热
1970年代末,我国暴发流行性出血热,江浙地区重灾区。周仲瑛首次将其命名为“疫斑热”,以“清瘟解毒”为治疗原则,率团队诊治1127例,病死率仅1.11%,而当时病死率在7.66%左右。1989年《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发布。周仲瑛(1928—),江苏如东人,1983—1991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首届国医大师。


【主要参考资料】《健康脊梁》
中医药走出国门
1949年到1977年,中医药对外交流主要服务于我国外交事业,如派名医为国外政要治病,参加援外医疗队,针灸、中药、中医为域外更多的人所了解,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中央56号文件
十年动乱,中医遭摧残,机构被拆散,人员受迫害,堪称重灾区。据有关统计,1959年全国中医医院1371所、中医生36.1万人,1977年减至129所、24万人。1950年代奉令调到中医研究院和北京中医学院的55位名老中医,1977年只有7位还能出诊。虽然“文革”后恢复的高等中医院校有17所、研究机构有15个,但规模都很小。当时乏人乏术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卫生部历时一年多深入广泛地调研,写出有问题、有建议的报告。1978年9月,中央56号文件转发了中共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其中为解决乏人问题提出八条建议:①重申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纠正对待中医药人员的错误态度;②认真办好中医院校,积极培养新生力量;③整顿和办好中医医院。中医院要突出中医特点,从门诊到病房都要以中医药为主;④加强中医药研究机构的建设,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办好一所中医药研究所;⑤继续组织西医学习中医;⑥国家计委拨给一万人的劳动指标,从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和散在城乡的民间医生中,通过考核,选拔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中医,充实和加强全民所有制的中医机构;⑦建议各省、市、区在安排基建计划时要优先考虑发展中医机构,在分配经费时重点照顾中医机构,并在上海、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天津5年内各建设一个500张病床的中医药研究基地,各投资1000万元;⑧建议各省、市、区党委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督促各有关方面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搞好中西医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工作文件汇编(1949-1983)》,内部发行,1985年,第275-281页。]。“中央认为卫生部党组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希望……认真加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地有步骤地把这件大事办好”,指出“在发展西医队伍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快发展中医中药事业,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抓紧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工作文件汇编(1949-1983)》内部发行,1985年,第282页。]56号文件以中央名义,发至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全国县团级单位,要求做好中医工作。各级各地纷纷行动起来,8条建议都被得到很好的落实。如当年12月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下文,从集体所有制和散在城乡的中医中吸收合格人员充实加强全民所有制中医药机构,实际考试录用了2万人。56号文件这是一个振兴中医的纲领性文件,承上启下,影响深远,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资料】《百年中医史》《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中医药与改革开放40年》
1 6 78 9 10 18